当前位置: XINGKONG.COM > 新闻 > 配套新闻 > 智能制造成中国轮胎发展突破点

智能制造成中国轮胎发展突破点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3日 00:00 作者:周奕 来源:轮胎世界网

    国内企业在基础研发方面的重视度不够,投入不多,大多数企业在工艺和材料方面都难以与先进的跨国公司相匹敌。基于轮胎行业存在的短板,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智能制造的手段来提升中国轮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供应商眼下必须考虑的重点。

  “在轮胎的制造工艺和轮胎原材料方面,中国和国外优秀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10月16日结束的首届互联网工业大会上,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江家在分享案例时直率地表示。

  目前,国内轮胎业的骨干企业都在把信息化、智能化,当作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然而,由于基础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方面的落后,导致一些信息化手段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生产制造的真正融合。

  据了解,世界轮胎制造业排在前五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而且他们都非常重视产品材料的水平,纷纷超前研究轮胎的相关材料,因为材料水平直接决定产品质量。而国内企业在基础研发方面的重视度不够,投入不多,大多数企业在工艺和材料方面都难以与先进的跨国公司相匹敌。

  郑江家认为,基于轮胎行业存在的短板,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智能制造的手段来提升中国轮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供应商眼下必须考虑的重点。

  以目前全球日益普及的轮胎标签法来看,国外的轮胎企业大部分属于B级和C级,有的甚至能达到A级,而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大多处于F和D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轮胎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方面,中国企业还存在较突出的短板。

  双星集团副总经理李勇也表示,传统工业企业向物联网转型,最主要在于观念的转变。

  据了解,国内轮胎生产企业已超过500家,中国轮胎产量现已占全世界轮胎产量的35%,但收入却只占全球同行业的15%,前20家中国轮胎企业的收入总和,跟世界第一名差不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轮胎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管理粗放型,仍以价格战和规模化生存为主,而信息化、自动化的水平太低。

  据悉,去年全球轮胎制造商75强中,中国轮胎制造商有29家上榜,但中国前十强轮胎制造商的销售总额大约只有178.7亿美元,与世界前几名相比还比较悬殊。

链接:/supply/2015/1023/article_65896.html
配套新闻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XINGKONG.COM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XINGKONG.COM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