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电动汽车在中国推广难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美国《纽约时报》文章报道,从大多数报道来看,深圳推行的电动出租车试点项目也许会取得成功。而该项目可能会在中国其他城市被效仿,凸显出中国到2015年会使至少50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路的雄心壮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和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市场,中国的“碳足迹”只会进一步增加。为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北京已经宣布把电动汽车作为一项优先任务。今后10年每年给该产业的专项拨款有15亿美元,期望这样能使该国转变为清洁汽车首屈一指的生产国。
然而,即使得到政府的扶持和提起电动汽车消费者的兴趣,如果电动汽车想获得更大程度的接受和广泛的使用,挑战仍然存在。中国政府在2009年选择深圳等12座城市作为试点,引导社会向绿色车辆转变。深圳和杭州是试图成立电动出租车公司的仅有的两座城市。但是对于电动出租车公司来说,这项试点项目的障碍显而易见。充电站数量极少,相距非常远,汽车续航能力不足,相应的维修店很难找到,而且汽车售价高。即使获得政府的大力资助,深圳一辆电动出租车的成本还是比通常在深圳街道上跑的桑塔纳汽车高出80%。在杭州,类似的绿色试点项目也蹒跚不前。在一辆电动出租车着火后,杭州全部30辆电动出租车在4月全部中止运营,直到6月才恢复。
尽管北京去年开始在一些城市提供购车补贴,但是普通消费者仍然没有大量购买绿色汽车。举个例子来说,在整个上海——人口超过2000万的大都市,只有10辆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这一数字在杭州也只刚刚超过25辆。
“消费者不太关心政府的利益,”协同共进公司总裁罗威说,“他们更关心售价和拥有一辆电动汽车真正实用性的一面。他们可不会为了拯救地球而购买电动汽车,只有当电动汽车能为他们省钱时,他们才会购买。”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