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发明价格低廉的新车用清洁能源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5日 00:00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最近国际油价出现反弹迹象,除了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外,石油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暖化问题也越来越受人关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成为绿色运输工具的代表,然而目前全球上路的纯电动汽车不过上千辆,由于电池电控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电动汽车仍处在试验阶段。
最近,一批英国科学家宣称发明了一种更好的替代能源,这种新型氢燃料不仅燃烧时不排放有害气体,每升价格更低至19便士(约人民币2元),比传统油价便宜50%以上,预计未来3~5年内面市。
使用时无需改造汽车
据悉,这种新型能源的主要成分是氢而不是碳,燃烧时只会生成水,不产生任何温室气体,能有效帮助各国减低碳排放量。比电动汽车更方便的是,这种新能源可像汽油那样,直接应用于现有汽车引擎,无需对传统汽车进行任何改装,因此又有“人造汽油”的美誉。它低廉的价格更成为环保外的主要卖点,每加仑(约合3.8升)仅需90便士(约人民币9.4元),相当于每升人造汽油人民币约2元。
氢能量比汽油高3倍
该科研项目牵头人史蒂夫·本宁顿教师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氢是一种完美的燃料,它产生的能量比传统汽油高3倍,当它燃烧的时候,只会分解出水,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他表示,这种人造汽油售价大约为每升2元,即使加上燃油附加税,它的价格也仅约为每升6元,是现有汽油价格的50%,甚至更低。举例来说,一辆油箱容积为70升的福特蒙迪欧每次加油的费用将降低至42英镑(约人民币438元),便宜一半以上。
一缸人造汽油至少能支持汽车跑300~400英里(约644公里),与传统汽油的能量相似。
原理
高密度氢“挤”进小水珠
现阶段氢能的主要使用方式是氢的直接燃烧和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转换。但现有的氢储存技术成本昂贵、安全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伦敦大学学院的鲁特福德·艾普顿实验室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一种把高密度的氢挤压进极小水珠的方法,这样储存的氢能以液态形状倒出或泵进油箱。
目前正在把这项技术变为现实的塞拉能源公司负责人史蒂芬·沃尔克表示:“我们已经在制造这种取代传统燃油的微型水珠,这种高容量的储氢材料适用于燃烧汽油的现有汽车,因此无需对车进行改造。”这种人造汽油目前尚未进行商标命名,明年,它将进行第一次路测,如果一切顺利,这种廉价“汽油”将于未来3~5年内投入市场。
最近,一批英国科学家宣称发明了一种更好的替代能源,这种新型氢燃料不仅燃烧时不排放有害气体,每升价格更低至19便士(约人民币2元),比传统油价便宜50%以上,预计未来3~5年内面市。
使用时无需改造汽车
据悉,这种新型能源的主要成分是氢而不是碳,燃烧时只会生成水,不产生任何温室气体,能有效帮助各国减低碳排放量。比电动汽车更方便的是,这种新能源可像汽油那样,直接应用于现有汽车引擎,无需对传统汽车进行任何改装,因此又有“人造汽油”的美誉。它低廉的价格更成为环保外的主要卖点,每加仑(约合3.8升)仅需90便士(约人民币9.4元),相当于每升人造汽油人民币约2元。
氢能量比汽油高3倍
该科研项目牵头人史蒂夫·本宁顿教师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氢是一种完美的燃料,它产生的能量比传统汽油高3倍,当它燃烧的时候,只会分解出水,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他表示,这种人造汽油售价大约为每升2元,即使加上燃油附加税,它的价格也仅约为每升6元,是现有汽油价格的50%,甚至更低。举例来说,一辆油箱容积为70升的福特蒙迪欧每次加油的费用将降低至42英镑(约人民币438元),便宜一半以上。
一缸人造汽油至少能支持汽车跑300~400英里(约644公里),与传统汽油的能量相似。
原理
高密度氢“挤”进小水珠
现阶段氢能的主要使用方式是氢的直接燃烧和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转换。但现有的氢储存技术成本昂贵、安全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伦敦大学学院的鲁特福德·艾普顿实验室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一种把高密度的氢挤压进极小水珠的方法,这样储存的氢能以液态形状倒出或泵进油箱。
目前正在把这项技术变为现实的塞拉能源公司负责人史蒂芬·沃尔克表示:“我们已经在制造这种取代传统燃油的微型水珠,这种高容量的储氢材料适用于燃烧汽油的现有汽车,因此无需对车进行改造。”这种人造汽油目前尚未进行商标命名,明年,它将进行第一次路测,如果一切顺利,这种廉价“汽油”将于未来3~5年内投入市场。
链接:/overseas/2011/0215/article_28357.html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热点新闻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
品牌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