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能受限三大外因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 在成都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关于中国未来一年到底能生产多少汽车,展开了很有趣的讨论,最为夸张的数字,即到203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7500万辆。这个估计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利斯科特(Edward Prescott),他是建立在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的。
但几乎没有任何一位企业家认为这种高增长可以持续那么久(20年),这里的“高增长”是指超过50%以上的增长速度,是我国GDP增速的5倍。
7500万辆的数字不靠谱的原因在于,这个量相当于全球2009年所有汽车厂商的产量。也就是2030年,中国车企包办了全球车企的产销量。全球汽车产销量已经多年维持在6500万~7000万辆,这个量的确会因为新兴市场的爆发而发生改变,但我认为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从长远来看,中国不能实现7500万辆年产量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全球来看,目前处于汽车产能过剩状态,全球汽车产能的储备在1亿辆,生产60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除了中国产能供不应求外,绝大部分国家遭遇到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当中国生产7000万辆汽车时,中国汽车不可能仅满足国内市场,而要参与国际竞争,销到海外去。
德国大陆集团亚洲区总裁孔克(Jay Kunkel)就认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来看,中国车企与全球先进车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说,中国产品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力(除非竞争对象不生产的低档货)。如果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不解决,实际上将倒逼中国车企在产能扩张方面采取慎重的态度,扩张也无法卖掉。
其次,从全球交通及我国交通运输的趋势,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在家”工作的状况,对于整体交通运输的依赖会慢慢降低,出行将主要用来社交、娱乐。
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将不再是“通勤”工具,新商业模式将会以租赁为主,或者是几个家庭拥有一辆车,整个社区共享一些车来实现。这个图景并不遥远,只要看看现在自行车或者拼车上班的情况就能想象,这种更为经济的汽车资源配置方式,将导致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极大降低汽车保有量。
最后一种原因,将基于资源消耗的考虑,假如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同时新能源技术的成本又无法下降,那么使用汽车的成本也将陡增,这会导致汽车产量的发展进入瓶颈期。
按照上海交大机械和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孟光教授的观点,如果油价走低(比如大规模的油气发现),那么新能源技术将遭遇挑战,汽车厂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将面临极大挑战,产能扩张同样遭遇瓶颈。
以上因素都将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在未来某个时刻限制中国产能。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