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INGKONG.COM > 新闻 > 海外新闻 > 本土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成效显著

本土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9日 00:00 作者:陈建文 来源:汽车网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 近来,我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活动频繁。2010年7月13日从美国传来消息,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通用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协议正式签定。7月15日从宁波传来消息,宁波华翔集团旗下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公司签下收购英国捷豹路虎旗下真木件制造中心协议,收购涉及资金超过1500万英镑。据了解,这是华翔集团进行的第二次英国并购,3年前他们出资340万英镑收购了有85年历史的英国劳伦斯公司股权。此前,还有京西重工收购美国德尔福制动和悬架业务、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万向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向轴业务等一系列海外收购活动。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通过海外收购提高自身技术实力,打破外资企业掌控关键技术和市场局面的战略越来越明显。

 

   关键技术仍被外资企业掌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车销量不断扩大,零部件产业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国际零部件业水平相比,差距还很明显。

 

   外资或合资企业不仅掌握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还垄断了为整车厂,特别是合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的市场。新华信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合资整车企业中,美系车100%采购外资、合资企业的零部件;德系和日系车企88.9%和89.5%的零部件采购自外资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整车企业52.8%的零部件采购于外资、合资零部件企业。

 

   与此同时,外资和合资企业在中国打造的从产品开发到生产、从人员培训到销售全过程的体系也已成型,并开始按有效分工和布局整合其在中国投资的企业。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大幅下降,新兴市场则成为他们的希望。2010年7月12日,德国科德宝集团中国区代表兼科德宝特种化工公司总裁文汉德在北京表示,中国是科德宝取得成功的基石,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市场为该集团的销售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继续向这一重要市场进行投资。

 

   在同样的认识下,近来,采埃孚、科德宝、大陆集团、博世、德尔福、伟世通等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在中国新建独资或合资工厂。

 

   2010年3月,德国大陆集团旗下的康迪泰克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的新厂落户常熟,生产包括汽车胶管及管路系统、商用车空气弹簧及汽车发动机悬置部件。6月,伟世通在长春的合资企业开始扩建汽车空调产品线和汽车全铝装配式散热器生产线。7月4日,大陆集团在合肥的新轮胎企业开工。科德宝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威伯科烟台减振器工厂2010年下半年也将正式投产运营,主要生产汽车空气弹簧,以后还将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等。

 

   “拿来主义”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捷径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缺少技术积累,利用国外企业现有资源求得自身发展不失为一条捷径,把国外企业的技术拿来为我所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

 

   我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对“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国家将在今后三年出资100亿元作为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在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下,一些国内零部件企业把海外收购视为得到核心技术的路径。


 
   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全面的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升级需要完成技术、人才、经验及资本积累,在这几方面,绝大多数国内零部件企业还远没有完成。通过海外收购方式迅速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好方法。

 

   华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辞美认为,通过收购,华翔集团不仅成功获得为捷豹、路虎等欧洲豪华车配套生产内饰件的巨额订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确立了在该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跻身汽车真木饰件业的全球前三位。

 

   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后,加速实现了技术、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本土企业迅速崛起

 

   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特别是2009年一度超过40%的市场份额。业界人士认为,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份额增长,给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很大成长机会。

 

   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众多细分领域迅速崛起,整体成长增速在许多领域超过外资公司。一权威机构对中外主机厂及零部件供应商的调查发现,在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份额出现增长,在40%以上的细分市场,本土企业的份额超过50%。这种现象在商用车和二、三级零部件配套领域最为突出。

 

   调查显示,近5年来,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车轮、玻璃、滤清器、散热器等十多项汽车零部件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在交流发电机、离合器、密封件等多个以前被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望与外资企业平分秋色。

 

链接:/overseas/2010/0729/article_22826.html
海外新闻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XINGKONG.COM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XINGKONG.COM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