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零部件对印度本土零部件商生存造成威胁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 在日益崛起的印度汽车市场里,印度当地汽车零部件一边竭尽全力地利用有限的产能来满足订单需求,一边与强大的中国进口零部件相抗衡。
全球贸易信息服务(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总额为1.1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2%。
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utomotive Compon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主席Jayant Davar称:“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一到印度,所有的赌注都失败了。”目前该协会正在极力游说印度政府限制中国零部件进口。
印度当地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存在许多弊端,比如质量不合格、产能有限、不具备价格优势。
据知情人透露,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在印度国内寻找了至少400家供应商,但是最终通过审核的不到75%。
从中国进口零部件也许不是印度市场各车企的第一选择,但是需求的上升使他们不得不做出从中国采购的决定。
印度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塔塔汽车透露,尽管从中国进口价格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印度国内供应商的产能有限,塔塔不得不从中国进口子午线轮胎。除了子午线轮胎之外,塔塔还从中国进口轮圈和动力转向零部件。塔塔新闻发言人Debasis Ray还透露:“除了产能因素外,质量问题也是塔塔从中国进口部分零部件的原因。”
担心需求不稳定是印度当地零部件供应商不愿意加大产能的重要原因。印度新德里一家零部件供应商总监透露,只有在需求稳定、没有供应风险的时候,供应商们才会考虑加大产能。对这些供应商而言,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车企和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签署长期供货合同。
除了塔塔外,印度当地汽车制造商Ashok Leyland Ltd也从中国进口了部分零部件,而且正在考虑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签署长期供货合约。Ashok总监R. Seshasayee称:“价格优势是我们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原因。”北汽福田曾透露,中国制造的有些零部件比印度制造的零部件能便宜30%到35%。
去年印度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FTA)对印度当地零部件制造商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