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抢占市场 中国商用车企应谨慎
中国客车英文网[www.chinabuses.org]: 受国际汽车市场需求低迷影响,2009年我国汽车出口33.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6%。从总体来看,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弥补了一部分出口的下降, 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增长的商用车市场。按照这个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商用车产销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0%,国际商用车巨头一直窥视着中国这块令全世界垂涎不已的“大蛋糕”。特别是近两年,凭借自身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国际商用车巨头争先恐后拉拢本土商用车企业,加速开拓中国市场。
国际商用车巨头看好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势头,纷纷向本土商用车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沃尔沃、奔驰、曼等公司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加快渗透中国市场。除了市场向好外,中国的商用车低价格、高质量的品质深受终端客户的青睐,借助良好的口碑,国际商用车巨头使用联合投产等方式,抢占中国市场。
依托跨国巨头的技术优势和营销网络,本土商用车企业的国际化似乎已经呈现明朗化,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宝贵的市场资源才是国际巨头的终极目标。记者借用吉利总裁李书福的一句话,不是让国外的汽车跑遍全中国,而是让中国的汽车跑遍全世界,我国商用车企业守土有责,要稳扎稳打,放慢“国际化”脚步,小心“被国际化”。须知,我国商用车企业不是让国际商用车占有中国市场,而是让中国商用车占有国际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小商用车品牌有90多个,其中自主品牌80多个,国内商用车市场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天下,”资深行业观察家赵宇表示,“目前,强势的跨国巨头正在复制乘用车的合资模式,输入品牌和技术,我国自主品牌市场的主宰地位已不再稳固。”
我国商用车产业正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机遇,世博会、低碳经济、房地产大发展等……中国商用汽车网记者认为,商用车企业应摒弃恶性价格竞争,将其转化为品质的提高和品牌的提升,共同应对国际巨头的全球市场营销网络和技术、品牌的强势竞争。随着自主品牌商用车档次的提升,国产品牌商用车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相对的成本优势,而且我国商用车企业坐拥中国巨大汽车市场,不妨放开步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而不应沦为“被国际化”的目标。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