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INGKONG.COM > 新闻 > 海外新闻 > 哥本哈根“蝴蝶效应”惊动汽车业?

哥本哈根“蝴蝶效应”惊动汽车业?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5日 00: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中国客车英文网:眼下,在遥远的哥本哈根,一场事关人类存亡的气候大会成为全球焦点。毫无疑问,“碳排放”、“碳排放标准”、“低碳生活”甚至“碳关税”等名词和内容,将会在几年内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如同那只在南美洲煽动翅膀的著名的蝴蝶,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带来的影响将会超越一般人的想象。

 

   本月初,中国政府宣布了阶段性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国内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在生产、销售、售后、使用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汽车工业无疑受到更多的关注。这一减排目标会对我国汽车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蝴蝶效应①

 

 排放标准难达标汽车出口可能受阻

 

 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简称CI)的刘影博士说,按照国际通行的测算标准,目前国内机动车每燃烧100升汽油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00公斤。对这个数据,刘影博士解释说,由于有些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在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将汽油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气体换算成了二氧化碳,这就是200公斤二氧化碳的来历。

 

 让我们换算一下:按中汽协发布“在售轿车百公里油耗平均8.06升”换算一下,我国汽车每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12公斤,相当于每公里161.2g。而欧盟规定,从2012年开始,将对CO2排放量超过130g/km的M1类新车进行惩罚,比如法国,2008年对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g的汽车给予5000欧元奖金,对超过160g的汽车最高可征收2600欧元的尾气排放超标税。由于技术上的差距,目前国内不少汽车企业排放标准尚未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

 

 因此,如果今明两年发达市场开始实行较低的碳排放标准,比如每公里排放低于130g标准,那么,国内汽车产品想要出口到上述市场,几乎不可能。倘若南美洲、非洲、中东市场也开始实行较高的排放标准,则中国汽车图谋国际市场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蝴蝶效应②

 

 低碳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品牌要加把劲

 

 哥本哈根峰会在气候问题的背后,存在着市场和利益的博弈。以汽车为例,由于欧美发达早就着手开展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相关成果也远远领先于中国汽车企业。一些过激的行业人士认为,发达国家目前转让或者在中国合资企业的生产技术,要么落后,要么过时,要么是人家早年的储备技术,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比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是秘不示人的。

 

 一位网友在博客上说,这些年,国外汽车巨头用一些即将要被“低碳时代”抛弃的技术在中国赚取大量的财富后,用于自己的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而中国不少汽车企业目前仍然在过时的“高碳时代”产品和技术里面打转。到时候,我们仍然被人牵着鼻子,成为加工厂,而无法做强做大。

 

 因此,如果无法在“替代能源和技术”上有自己的杀手锏,自主品牌将避免不了萎缩甚至被淘汰的命运。不过,目前比亚迪等民族汽车企业在电动汽车等领域正大展拳脚,几大国有企业品牌也正在急起直追,未来我们还是大有希望。

 

 蝴蝶效应③

 

 成本大幅上升汽车又成奢侈品

 

 刘影说,低碳生活是全球趋势,它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尤为巨大。由于要实现符合排放标准,因此,至少要在能源、技术方面彻底颠覆目前的产业现状。比如能源方面,用电能、核能、风能甚至太阳能来驱动车辆,或者用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乙醇甚至氢燃料等,来替代目前的石化燃料等。

 

 但由于前期开发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因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甚至新工艺生产的清洁环保型汽车的制造成本将大幅上升,由此带来汽车销售价格的走高。知名汽车专家贾新光也认为,我国在进入低碳时代的前期阶段以后,汽车或将重新成为一种奢侈品。贾新光说,由于技术的垄断,符合低碳排放标准的汽车成本将会变得昂贵。

 

 另据行业人士介绍,“低碳时代”对车主来说,除了购车费用的增加,售后维护和能源费用也可能会相应增加。

链接:/overseas/2009/1225/article_16759.html
海外新闻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XINGKONG.COM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XINGKONG.COM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