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INGKONG.COM > 新闻 > 海外新闻 > 依托联邦政府投入美国驶入替代能源发展快车道

依托联邦政府投入美国驶入替代能源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6日 00:00 作者:庞国霞 来源:中国汽车报

   目前新能源汽车是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之一,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密歇根州曾是美国传统汽车的象征,该州的底特律市有汽车城的美誉。如今,密歇根州充分利用美国政府的支持政策,发扬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汽车城底特律正向新能源汽车城转变,密歇根州也有望在美国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

 

   美国汽车燃料革新将密歇根州推向发展替代能源汽车的最前沿。令该州振奋的是,依托联邦政府提供的数10亿美元生物燃料和电池技术研发资金,该州有望在汽车动力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分析认为,生物燃料、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将为密歇根州经济复苏带来新机遇。

 

   政府投入助力发展

 

   2008年,国际油价曾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气候变暖问题更加关注。对美国而言,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一直是能源战略目标之一。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能源汽车研发成为热门话题。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学院助力研究学者布鲁斯?拜尔祖维斯基说:“目前汽车业对于车用电池技术的探索与20世纪美国探月工程的意义同等重要。”

 

   美国能源部的资料显示,现阶段该国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4;消耗的汽油约占美国汽油总供给的71%。按照联邦政府的规划,到2050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目前减少80%,减排目标任重道远。为了加速替代能源汽车研发及市场化,奥巴马政府今年6月拨款24亿美元,用于支持电动汽车和下一代电池发展。其中约13亿美元用来资助密歇根州及美国汽车“三大”。此外,美能源部在2010年预算中还增加3900万美元,专门推进混合动力和插入式电动汽车研发。在2015年之前,美国政府希望有100万辆插入式电动汽车上路。据有关人士介绍,此次支持替代能源汽车研发的项目,在2020年之前能为密歇根州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密歇根州将吸引众多工程师、科学家及其他高级技工来此落户。通用汽车环境、能源和安全政策总监玛丽?斯坦尼克认为,由于本身已具备汽车专业人才优势,密歇根州替代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队伍将进一步壮大。

 

   纤维素乙醇存在商机

 

   美国汽车行业专家认为,仅仅推进一种替代能源汽车发展不足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他们认为,随着新技术逐步成熟,应分阶段采用多种替代能源技术,逐渐降低汽车对汽油的需求。美国电能研究院负责人马克?杜瓦尔指出,目前生物燃料已得到应用,其他替代燃料技术在未来有希望实现产业化。“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驶入寻常百姓家,氢动力汽车在更远的将来会大规模使用。”他说。

 

   在美国,很多加油站提供乙醇汽油。据悉,该国汽车制造商、能源公司及联邦政府正在对生物燃料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汽车“三大”提出,公司旗下50%的车型在2010年之前可以使用乙醇汽油。

 

   对于农业收入占经济收入第二位的密歇根州来说,生物燃料汽车前景广阔。密歇根大学主要负责下一代乙醇―――纤维素乙醇的研发工作,这种乙醇由不可食用植物如木屑和柳枝制成,非玉米加工而成。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教授布鲁斯?代尔说:“如果我们能在纤维素乙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密歇根州的经济发展将因此获益。”美国马斯卡马公司已经承诺在该州建立一家大规模纤维素乙醇生产厂,预计2012年投产。

 

   寻找氢动力汽车突破口


   虽然氢动力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其他动力车型少,但由于使用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匮乏和技术要求较高等原因,目前这类汽车在美国并未正式商业化。福特发言人詹妮弗?摩尔说:“很多人认为氢动力汽车是替代能源汽车的登峰之作,不过我们还是把精力放在短期有商业化前景的其他替代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该公司正在进行氢动力汽车的路试,但不打算将其推向市场。

 

   据了解,奥巴马政府决定明年削减60%的氢燃料电池和汽车技术研发预算。不过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研发低成本、高效率蓄电池组将助氢动力汽车早日实现商业化。与氢燃料电池一同使用,蓄电池可以储存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提高汽车工作效率。拜尔祖维斯基说:“氢动力汽车技术并不脱离实际。通过研发效能更高的蓄电池,氢燃料汽车有望更快步入美国市场。”

 

 

 

链接:/overseas/2009/1106/article_15293.html
海外新闻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XINGKONG.COM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XINGKONG.COM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