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汽车产销再破百万辆 出口同比降六成依旧低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日下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7月,受国家经济回暖、政策效应和市场刚性需求的拉动,汽车产销一改往年淡季的走势,走出一轮强劲的淡季不淡的行情,当月产销连续第5个月保持在百万辆以上的水平,同比呈高速增长。
1-7月,汽车产销双超700万辆,乘用车仍旧是增长主要动力,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超过去年全年,商用车销量结束下降,呈小幅增长。
中汽协表示,7月是汽车产销传统淡季,但今年的7月表现出淡季不淡,产销两旺的好形势。与上月比并没出现大幅下滑,而是延续了上半年的好势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暖,消费者信心提升,国家适时出台了一些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因此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基础是经济好转,动力是政策及时有力,而我国对汽车的刚性需求是汽车形势好转的内在力量。另外半挂牵引车已连续多月出现增长,并且7月份环比增长速度加快,也说明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明显好转。
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国汽车生产110.96万辆,环比下降3.77%,同比增长52.15%;销售108.56万辆,环比下降4.95%,同比增长63.57%。1-7月,汽车产销710.09万辆和718.44万辆,同比增长20.23%和23.38%。
乘用车小幅回落 商用车销量结束下降
7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出现小幅下降,但同比增长均超过50%好于预期。而前7月产销同比增长20.23%和23.38%,从我国汽车产销的历史增长速度来看,这一增速可以称为较高速的增长。
从汽车主要品种看,7月乘用车产销环比小幅回落,低排量品种回落较快。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5.03万辆和83.26万辆,环比分别降5.38%和4.62%,同比分别增56.78%和70.54%。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有所下滑,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下滑更为明显,当月被日系品牌超越,居第二位。7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4.56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1%。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销售20.24万辆、11.86万辆、8.07万辆、6.51万辆和2.02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4.31%、14.24%、9.69%、7.82%和2.43%。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增长较快的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本月环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而2.0以上的乘用车呈增长态势,低排量品种的正常回调和高排量品种的复苏说明乘用车市场在向全面增长发展。
商用车方面,7月生产环比虽然增长,销售环比却有小幅下降,但商用车已连续四个月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增速逐月走高,并在本月实现累计产销正增长,市场正在逐渐转好。数据显示,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5.30万辆,生产环比增长1.9%,销售环比下降6.03%,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8.74%和44.19%。1-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83.12万辆和181.8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4%和5.47%。
中汽协认为,7月是自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五个月超过百万辆的月份,特别是在传统的淡季仍有如此高的产销水平是值得关注的,6、7月汽车产销良好表现对促进全年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意义较大。
出口形势依旧低迷
由于国际市场仍未走出困境,7月汽车企业出口再次出现大幅下滑,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形势依旧十分低迷。数据显示,7月我国出口汽车2.24万辆,比上月下降26.76%,比上年同期下降61.19%,1-7月累计出口汽车16.4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0.30%。上半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75.4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35.63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19.41亿美元,同比下降26.89%,出口总额156.05亿美元,同比下降37.02%。
经济效益主要指标明显好转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逐月走高,汽车工业经济效益也逐步走出下滑的局面,出现了明显好转。据2009年1-6月汽车工业19家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快报显示,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税总额由前五个月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利润总额降幅比前五个月进一步收窄,同比仅下降1.38%,由于7月汽车产销完成情况情况较好,预计19家重点企业集团的1-7月利润有可能实现正增长。从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润的具体情况来看,有8家企业实现利润高于上年同期(其中有1家企业由1-5月负增长变为正增长);8家企业实现利润低于上年同期(其中有7家企业降幅继续缩小);3家企业亏损。
中汽协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呈现产销增速明显好于汽车工业经济效益的特点,从汽车产销增长的结构来看,低排量品种明显好于高排量的品种,汽车工业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我国在汽车工业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尽管行业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千万辆的年产销规模对于经济一定会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