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INGKONG.COM > 新闻 > 海外新闻 > 安徽汽车出口脱困路在何方

安徽汽车出口脱困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31日 00:00 作者:徐业平 来源:安徽日报

   为推进安徽汽车出口还暖回升,安徽检验检疫局会同企业多方采取措施,携手探讨汽车出口脱困之路。积极慎重地开展出口免验工作,向总局推荐国家骨干企业,优质产品,自主品牌的产品,争取实行出口免验,提高我省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汽车工业是安徽省支柱产业,近年来已有了长足发展。安徽汽车出口的业绩骄人:13家出口汽车生产厂家;奇瑞轿车出口全国第一,总量占全国半壁江山;江淮轻卡连续多年出口全国第一;安徽星马(华菱)为中国重型专用车底盘出口第一品牌,替代进口第一品牌。

 

   然而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安徽汽车出口明显受阻,同比下滑50%-70%。汽车生产企业面临的困难表现在:订单明显减少、终端库存增多、认证成本提高等诸多困难。

 

   为推进安徽汽车出口还暖回升,安徽检验检疫局会同企业多方采取措施,携手探讨汽车出口脱困之路。调整措施拓宽市场

 

   我省汽车主要出口区域东南亚、西亚、独联体国家、中东、南美及非洲等地区。这些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不同,因而采取的措施不同。

 

   一是加强新兴和战略市场的开拓。重点开拓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小的市场,如南美、伊朗和沙特市场,今年在这些市场出口下降不大,有的反而有所上升。

 

   二是不放弃受到影响的传统市场。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出口市场,去年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政策,造成汽车生产企业成本大幅增加,今年我省基本停止了汽车向俄出口。针对这种情况,4月份,安徽检验检疫局承办了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中俄汽车技术法规和检验监管研讨会。邀请俄罗斯联邦主管汽车产品认证官员和专家,为我国检验检疫系统及73家主要出口汽车生产企业详细讲解俄现行汽车技术法规,帮助企业了解俄罗斯汽车产品技术法规和相关标准、认证程序,提高出口汽车质量和安全水平,扩大对俄汽车贸易,进一步加强我国质检部门和汽车出口企业与俄官方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深化中俄在汽车产品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转换思路早谋发展

 

   提高企业前瞻意识,为汽车出口还暖腾飞早作准备。将汽车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是安徽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坚持不懈的最高目标。汽车出口至欧美市场,一方面是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认证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了门类细分、要求齐全、涵盖安全、环保、品质等多方面要求的法规体系和认证程序,无形中提高了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门槛。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检验检疫局会同我省汽车企业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外汽车产品技术法规美国汽车安全法规研究科研项目。系统地收集了美国汽车产品法规标准,翻译了全部美国汽车安全法规,并加以吃透理解,为进入美国市场作准备。同时积极参加欧美日发达国家TPT技术法规评议会,及时反馈给企业和有关部门,鼓励和引导汽车企业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汽车法规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技术基础。科学决策提升服务

 

   汽车产品涉及安全,环保,是我国检验检疫法规重点监管商品。为做到监管有效,促进汽车出口,在科学、有效服务上下功夫,重点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成立汽车专家委员会。对汽车出口开展风险评估,及时研究汽车出口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出口汽车法规动态进行跟踪和研究分析等。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出口汽车检验监管的模式。

 

   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将汽车产品纳入电子监管,运用ERP系统实行实时监控及在线检测,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的检测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认证,确保汽车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加快“免验”步伐。积极慎重地开展出口免验工作,向总局推荐国家骨干企业,优质产品,自主品牌的产品,争取实行出口免验,提高我省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四是对试验能力不足的中小汽车出口企业,对问题出现较多的检测项目和零部件加大抽查检测力度。重点关注安全环保项目,确保出口汽车质量安全的同时,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优化产品品质性能,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档次,创出口名牌,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进入三季度,我省汽车出口已触底,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省汽车出口定会再创辉煌。

 

链接:/overseas/2009/0731/article_12521.html
海外新闻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XINGKONG.COM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XINGKONG.COM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