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行业跨国品牌重兵布阵中国市场
成立中国子公司、对合资公司调兵遣将成主要手段
与动荡不安的全球汽车业局势相呼应,今年上半年以来,跨国品牌开始高调加强对中国的部署。除了管理机构的建立,近期合资品牌在国内的人事变动也进入了空前密集期。这成为中国之于全球汽车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的有力佐证。
纷纷成立中国子公司
从今年年初开始,全球汽车品牌对中国的业务布控明显升级。1月1日,来自德国总部的奥迪中国市场负责人冯德睿空降北京。紧接着,4月18日,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成立,冯德睿出任总经理。该公司是奥迪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原奥迪北京办公室将归入该公司管理。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车市一枝独秀的背景下,德方显然想在这片市场上拥有更大话语权。
同样,4月1日,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营业,该公司由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与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各出资50%设立。旨在全力推进三菱在华进口整车业务的发展。董事长小西正秀表示,新销售公司的设立是对中国市场强烈期待感的表现。
此外,5月25日,铃木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樽本浩司正式接任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铃木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所长。分析指出,为扭转在华不利局面,铃木开始将其欧美市场的精英高管纷纷调入中国市场,樽本浩司正是其中一员。在正式进入中国一线之前,樽本浩司已经在总部负责中国业务一年时间作为演练。
对合资高层调兵遣将
除了在管理机构上的重新布局外,对合资企业高层的调兵遣将也成为跨国品牌对表达中国市场更加倚重的主要方式。
2月初,丰田在中国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调兵遣将。天津一汽丰田总经理加藤雅大正式就任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丰田中国”)总经理。而伴随加藤雅大履新的还有三位与中国涉缘颇深的三位副总经理——野崎松寿、中岛健仁和堀全克。这也被认为是尚未正式上任的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完成的在华第一轮人事调整。
继2007年罢黜开发市场不利的中村幸宏,调任大野圭任斯巴鲁汽车 (中国)董事、总经理之后。今年4月,斯巴鲁海外第二营业本部的亚洲、大洋洲、中南美洲营业部主管铃木一成再次接棒中国大权。斯巴鲁输送大将来开拓中国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
6月1日,宝马空降财务高管康思远就任新华晨宝马总裁,目的很明确:加强对增长最快的中国市场的盈利监控。
另一方面,在中国车市的历练也成为合资车企的高层升迁的最好资本。这一点在日前一汽丰田的人事大变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以总经理毛利悟升任丰田总部常务役员(相当于常务董事)为代表,旗下一干人等皆获得升迁。此外,由于在中国的良好业绩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东风标致总经理窦赛尔将于6月底结束其在中国的任期,升任标致亚太及非洲负责人。
分析指出,从二季度开始,中国车市的增长已经化解了跨国车企对于其“短暂反弹”的担忧,加快布控中国市场以保证长期增长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责任编辑:田轲)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