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INGKONG.COM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朱光海:电动客车是网联化的最佳载体

朱光海:电动客车是网联化的最佳载体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6日 07:39 作者:余晓 来源:腾讯汽车
朱光海:电动客车是智能化的最佳载体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光海

  2016年1月24日,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围绕“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近百位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学者以及科技、互联网、汽车、交通等领域的嘉宾参会。

  以下为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光海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朋友,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简单介绍一下工程中心.工程中心是依托宇通客车,主要是致力于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电控与安全的技术研发跟应用。进入我今天的主题。组委会给我出的题目是新能源客车的推广应用情况,我想客车是动力电池最大的用户,我在这儿也是汇报一下,我们的用户在使用电动汽车上的一些经验或者是一些体验。刚才方总也提到了市场会不会遇冷,或者是最近媒体也有不同的声音,我希望通过我的报告能给大家一些正能量,给大家一些信心。

  把整个行业的情况简单说一下,从2009年到2015年整个行业是16万辆。2015年是11万辆,对产业的带动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计算是可能对产业的带动大概有6000亿,其中2015年的纯电动是92000辆,插电式是25000辆。2010年第一代产品推出的时候油耗是32升,2015年最新的产品油耗降低了一半,最开始100公里耗电是1度,现在最新的是可以1公里0.63度电,能量和电池成本都有很大的改善。

  我们也和交通部的交科院一起对用户进行了走访。我这儿有几个视频材料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在上海应用的情况,它利用谷电满足运营的需求,也经历了台风和暴雨的考验,能满足正常的需求。这是我们在佛山等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探索,用慢充快补的方式来降低用电成本。这是我们在三四线城市城郊使用的一些情况,改善城郊居民出行的方式。从这几个片子来看,我们电动汽车的应用还是改善了大家出行的条件,应该说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是非常显著的,我对这个行业还是特别有信心,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信息也给整个行业树立信心。

  另外我们走出去的情况,我觉得通过这几年国家的带动跟各个企业的投入,我们的产品也正在走出去,并且这个走出去跟传统车不一样,传统车更多是国外的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可是电动汽车瞄准的是欧洲主流市场,包括宇通的车、比亚迪的车已经开始在欧洲主流市场应用了。第二,我们出去的时候是带着整个产业链在出去,包括电池。我在国内用曾总的电池,到国外也还是用曾总的电池,带着整个产业链出去。技术现状简单说一下,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油耗水平已经从原来的32升到现在的17升,降低了差不多50%,电耗降低了63%,氢耗水平可以达到8.3公斤,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智能化这方面我们的无人驾驶车在2015年8月份在正开大路上完成了开放道路的实验,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包括在安全方面,我们以工程中心的名义做了标准,因为国家的标准更侧重于研发生产制造阶段的标准,工程中心的标准更侧重于用户的运输储存,包括后期的使用维护标准。这里面包含了产品技术方面的标准,包含了运营监控方面的标准,包括我们可以对电池寿命实时地监控。曾总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我们有方法对电池的寿命进行预测,我们做的工作是可以对每台车上的电池的寿命实时监控,判断电池的寿命后续还有多长,来保证我们给用户承诺,不管是五年或者是八年真正的实现,维护整个行业上得非常快。有些用户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跟他们一起建立使用维护的标准和方法。对拉动了6000亿产业的发展,生产了16万辆,电机19万台,动力电池是7GWh,对整个产业的拉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总结一下,我觉得电动客车是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最佳载体,是整个行业产业链上最具备竞争力的。我们正在致力于的智能化,包括无人驾驶、自动充电,包括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应用。首先全新的产品会在工业园区内使用,后面会扩展到城市公交,最后是整个城际客车的使用。通过用这种技术实现把交通事故减少90%,把交通的效率提升80%,并且把整个交通的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大幅度的降低。作为电动客车的代表我呼吁一下,因为我也感觉到整个行业对电动汽车的产业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的,我想在这儿做一个呼吁,希望在座的电池企业家们对这个产业要有信心,首先是我自己作为车企是非常有信心的,希望这些企业家大胆投入。同时我也呼吁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要传递正能量,为产业发展营造好的环境!谢谢大家!

链接:/buses/2016/0126/article_68641.html
客车新闻
XINGKONG.COM推荐阅读
XINGKONG.COM[www.otol-cn.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XINGKONG.COM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XINGKONG.COM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