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韩国将再次采购中国电动客车
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市客车承运商东西交通,近日同去年收购韩国电动客车公司Fiber的中国山东泰汽集团签订了一笔单,买下23辆中国产电动客车。9月起,韩国政府曾与本土客车制造商秭一大宇等谈及客车供应事宜,但双方因出货日期和价格问题,最终无法谈妥。实际上,秭一大宇并无整车制造流水线,仅负责小规模开发与生产,价格要较泰汽出品贵上30%-40%。东西交通引进电动客车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济州岛推动的“电动客车电池更换产业”有关。政府下拨补贴,计划将部分地方城市的燃油客车更换为电动客车。这些城市包括济州、金浦、浦项和釜山等。韩国今年原计划往地方城市投入47辆电动汽车,但供不应求现象严重,至今为止仅投入两辆左右。
济州道知事(省长)元喜龙就此表示,济州岛作为一个国际观光旅游城市,电动客车需求上升是种趋势,但如今韩国无法满足这种内需,中国企业在韩国的商业化步伐变得更快了。由于电动客车对于尚未成型的韩国市场来说,经济效益低且耗时长,韩国整车业都不敢碰这块雷区。韩国车企龙头现代起亚相关人士曾指出韩国电动客车的缺陷性,“2010年已结束开发并投入试运,但最后因为区间小、基建不完善等原因供应链一度中断”。这也可以解释独占鳌头的韩国电动客车公司Fiber为何折服于中国资本。前不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商比亚迪(BYD)也牵手韩国电动车零件商“Suncore”,大举进入韩国电动客车市场。韩企“Suncore”计划未来两年内引进1000辆“K9”电动客车,投入到以首尔和京畿为主的各地区市内公交系统中。
韩国虽然在电动整车业上落后一截,但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独树一帜。《华尔街日报》曾撰文报道称,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越来越集中,大量份额都被松下、LG化学和三星SDI三大亚洲厂商占据。报道称,由于汽车厂商之前在相关技术上的尝试屡屡失败,加之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结果逐步明朗,越来越多的顶尖汽车厂商选择LG、三星SDI和松下作为主要电池供应商。在各大汽车厂商放弃自主研发、传统渠道和创业公司三大来源后,这三家亚洲企业已经初步成为行业赢家。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otol-cn.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INGKONG.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oto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XINGKONG.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